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2017年日喀则市文化事业发展亮点盘点

英国bet365备用网址

2018-01-16

来源:西藏日报

2017年,日喀则市大力实施“文化珠峰”战略,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强化市场管理体系建设,全市文化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这一年,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满足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是日喀则市文化事业迈入新时代奠基的一年,也是日喀则市文化事业满园春色的一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日喀则市积极开展全国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并成功获得创建资格和项目支撑。日喀则市在18个县区开展了广泛的文化馆(站)示范点建设,完成了2017年度全市“五佳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十佳乡镇综合文化站”评选工作;全市举办了两期“日喀则市公共文化骨干”培训班、首届全市非遗传承人培训、“以岗代训”,并积极参加国家、自治区举办的各类培训,参训人员达400余人。

“有了公共服务体系项目的支撑,日喀则市文化基础设施的软硬件都有了保障。目前,市图书馆新建和市群众艺术馆改扩建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正在开展设施设备采购工作。‘4·25’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24个乡镇文化站的维修加固,3个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4个乡镇文化站的重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日喀则市文化局党组书记陶明君介绍。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旨。

2017年,日喀则市民族艺术团、市群众艺术馆、18个县区民间艺术团围绕创作一批好节目、讲好日喀则故事,新创作节目达到140个;

在 “四讲四爱”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日喀则市18个县区的文艺演出共计1300余场,受惠观众达40万余人次;

第十五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延续了日喀则市与援藏四省市联合举办珠峰文化旅游节的新模式,呈现出规模空前、特色突出、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特点,实现了“宣传日喀则、展示日喀则、打造日喀则、发展日喀则”的预期目标。

通过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式,全方位推动日喀则文化“走出去”,全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系列活动“中国新生代传统工艺竞技活动”中,日喀则市江孜县卡垫织造技艺传承人边巴顿珠和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传承人尼多分别荣获“新生代工匠之星”“最佳新人奖”荣誉称号。

“感谢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投入,才让我们传统民间工艺有了出彩的机会!”边巴顿珠说。

2017年,日喀则市在各县区初评推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认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公布了第一批37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在日喀则市文化企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申报文化企业贷款项目21个,累计资金达11.2546亿元。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日喀则市新兴的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

在白朗县,嘎东镇兴旺民族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嘎东藏靴历史博物馆,与自治区AAA级旅游景点——嘎东参卓林寺遥相呼应,形成乡镇旅游产业链;

在萨迦县,八思巴藏香成为央视网西藏藏香冠名优秀品质产品;

在拉孜县锡钦乡,西藏老妈民族文化手工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必须创新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陶明君告诉记者。

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有力

“保护文化遗产这样伟大的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才会有,我为自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而自豪!”站在摄像头前,次仁老人说。

次仁是日喀则市仁布县江嘎尔藏戏传承人。由于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2017年日喀则市文化局组织专业的录制团队开展对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

2017年,日喀则市完成了《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立法前期工作,报请市政府批准命名第一批新增34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从中遴选出30个项目推荐申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已入选22个项目。目前,日喀则市县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达到了238项。

在这一年里,日喀则市成功举办了首届藏戏唱腔比赛;昂仁迥巴藏戏受邀参加浙江乌镇国际戏剧节展演,深受观众喜爱和好评。目前,总投资1200万元的定结夏尔巴歌舞传习基地和总投资650万元的江孜卡垫传习基地正在实施,已分别完成总投资的90%和10%。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把民族的根留住,既要保护动态的文化遗产,又要保护过去的文化遗存。

陶明君介绍,日喀则市文化生态保护区编制规划文本正在抓紧编制中。在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评级资料整理上报工作中,日喀则市共上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此外,总投资1600万元的昂仁县曲德寺本体保护维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完工。60处爱国主义遗迹修复正按照属地原则加紧推进,目前已实施完成26处,34处正在开展编制规划。


回到首页

国务院客户端

政务APP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